
新玉米在饲料中的使用问题
- 分类:行业动态
- 作者:
- 来源:
- 发布时间:2022-10-31 15:53
- 访问量:
【概要描述】随着新玉米的上市,在饲料中的应用比例逐渐提高,但新玉米因受水分含量、成熟度、霉变度、饱满度、干燥方法、储存条件以及品种等影响,其品质较陈玉米差异大,配制畜禽饲料后会出现一系列问题诸如畜禽拉稀、饲料报酬偏低等。
新玉米在饲料中的使用问题
【概要描述】随着新玉米的上市,在饲料中的应用比例逐渐提高,但新玉米因受水分含量、成熟度、霉变度、饱满度、干燥方法、储存条件以及品种等影响,其品质较陈玉米差异大,配制畜禽饲料后会出现一系列问题诸如畜禽拉稀、饲料报酬偏低等。
- 分类:行业动态
- 作者:
- 来源:
- 发布时间:2022-10-31 15:53
- 访问量:
随着新玉米的上市,在饲料中的应用比例逐渐提高,但新玉米因受水分含量、成熟度、霉变度、饱满度、干燥方法、储存条件以及品种等影响,其品质较陈玉米差异大,配制畜禽饲料后会出现一系列问题诸如畜禽拉稀、饲料报酬偏低等。养殖企业和饲料生产企业在使用新玉米作为原料时就必须重视其中的问题,采取相应措施,那么新玉米在使用过程中具体会存在那些问题呢?
新玉米在饲料中的使用问题
1、水分问题。
新玉米刚晒干后,含水量较大,大多数在17%以上,13%以内的干燥玉米很少。水份17%的新玉米,加工成饲料后营养成分稀释,营养含量降低,高水分会破坏日粮中维生素等活性成分。并且降低日粮中代谢能水平和粗蛋白水平。能量相对降低后提高了动物采食量,饲料转化率降低。
2、新玉米的抗性淀粉问题。
玉米是后熟化作物,新玉米中的抗性淀粉含量高,一般需要45天左右的后熟化时间,抗性淀粉才能逐渐降低。抗性淀粉又称抗酶解淀粉或难消化淀粉,是指在健康动物小肠中不能被α-胰淀粉酶水解吸收的淀粉及淀粉降解产物的总称[1]。新玉米中的抗性淀粉在畜禽养殖中属于一种难消化物质的抗营养因子,抗性淀粉刺激肠道蠕动,减少饲料在肠道的停留时间,易引起畜禽软便甚至腹泻;抗性淀粉影响其他养分吸收,对正常淀粉及其他营养物质有物理包埋作用和屏障作用,不能被淀粉酶和其他消化酶接触,因此影响畜禽体内正常消化,降低动物生产性能。
3、新玉米的霉菌毒素问题。
玉米霉菌毒素分为仓储霉菌毒素和田间霉菌毒素。玉米赤霉烯酮、呕吐毒素、T-2毒素和烟曲霉菌毒素等属于田间霉菌毒素,玉米在田间生长和收割期间就已被镰刀菌属等田间霉菌污染并产生这类霉菌毒素。赭曲霉菌毒素、黄曲霉菌毒素等属于仓储霉菌毒素,当新玉米储存在高温多湿等的储存条件时很易滋生曲霉菌属等仓储霉菌并产生这类霉菌毒素。四川省长时间处于多湿的气候条件当中,黄曲霉毒素等仓储霉菌毒素的污染较为严重,而东北及华北地区是我国主要生产玉米的地区,由于在收割、干燥及贮存过程中,可能主要因为没有及时把玉米的水分降低,导致在收割、干燥及贮存过程中都能够滋生霉菌从而产生大量不同类型的霉菌毒素[2]。
新玉米使用问题的解决方案
1、新玉米由于水分高,在饲料调质时添加蒸汽困难,物料吸收的蒸汽量少,糊化度不高。秋末冬初气温偏低,调质温度调质时间如果偏低过短,糊化效果会更差,势必直接会影响饲喂效果。从加工工艺上来讲,降低玉米粉碎粒度、提高调质温度、延长调质时间等措施将有助于淀粉的糊化,提高其消化利用率,减少不利影响[3]。
2、针对新玉米抗性淀粉含量较高问题,可采用专用的复合酶制剂进行部分消除。淀粉颗粒外周包裹的蛋白质基质、淀粉中含有的淀粉-脂肪复合物均阻碍了淀粉的消化,所以酶制剂中应适当添加蛋白酶与脂肪酶,进而提高淀粉的消化。生产中可选用商品化的糖化酶(多种类型的淀粉酶),或选择经过强化的淀粉酶、蛋白酶和脂肪酶,作为专门使用新玉米的复合酶制剂[4]。
3、新玉米防霉,新玉米仓储要求进行通风、除湿、消毒,避免因潮湿、封闭等不良环境发生新玉米虫损、霉变。在新玉米存放时需用木板架等进行撑隔,使其底面保持干燥。霉变玉米脱霉,新玉米已受霉菌毒素污染的去毒方法包括物理脱毒、化学脱毒、生物降解脱毒和吸附脱毒等。其中传统的物理脱毒和化学脱毒存在效果不稳定、营养成分损失大、影响饲料适口性、难以规模化生产等缺点,所以生产中未被引用;而生物降解脱毒法和吸附脱毒法已被广泛应用于生产实践中[5]。
4、饲料营养配方可调整使用一些能够提高机体抗氧化能力和保肝排毒的物质,比如维生素C、维生素E、蛋氨酸、有机硒等,其作用就是保护肝脏,提高机体对霉菌毒素的解毒排毒能力。
扫二维码用手机看